
深入清朝與歐洲巴洛克時期的色彩哲學
講座類型
藝術文化講座
活動時間
7/16(二) 19:00
現場+線上
主講人
黃璿恩
系列
色彩史詩-穿越時空的藝術探索 PART3
現場參加
低消 Drink or Food
+ 350元+ 送湯附餐飲料
網路上課
400元(早鳥360元)
講座內容介紹
探索色彩的深奧之處,深入清朝與歐洲巴洛克時期的色彩哲學!
對比這兩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從清朝的和諧色彩應用,如《清明上河圖》中細膩的色彩運用,到巴洛克的激烈光影對比,如卡拉瓦喬的《聖馬太召喚》中強烈的光影效果。
這些時期如何融合了來自不同文化的色彩觀,並展現出各自時代的藝術創新與精神?跟著黃璿恩老師的精闢解說,一同體驗色彩如何在東西方藝術中交織出豐富多彩的歷史編織!

講座三大重點
清朝與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對話
深入瞭解清朝對比與和諧中的色彩應用,與巴洛克時期對強烈光影和色彩對比的追求。
文化與色彩的融合
分析清朝與巴洛克時期如何在文化與藝術中融合色彩,展現時代精神和藝術家的創新。
色彩在歷史脈絡中的演進
從清朝到巴洛克,色彩不僅是美的表達,也是時代變遷和文化交流的見證。
西巴女王出訪的海港 勞倫
畫中將古典歷史題材代入現實自然風光
將金燦燦的日光結合焦點透視構圖
勾勒出比肉眼真實更加唯美的風景
勞倫不僅是最早表現日出和日落景象的畫家之一,他對西方藝術史最具先驅性的貢獻還在於對室外自然光源的關注。他筆下如《希巴女王的出航》此類將古典歷史題材代入現實自然風光,並將金燦燦的日光結合焦點透視構圖進而勾勒出比肉眼真實更加唯美的理想化風景。


郎世寧的花鳥畫作品
塞維利亞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在西班牙勢力擴張的象徵。它建立在原摩爾人清真寺的遺址上,其著名的吉拉爾達鐘塔原為清真寺的宣禮塔。這座教堂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展示了文化的融合。

雅痞講師介紹
黃璿恩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英國諾桑比亞大學藝術碩士,現任職各社會機構推廣美學教育,介紹東西方藝術,從古典至當代,每年規劃二到三次歐洲藝術之旅,帶學生們現場導覽,做深度文化學習,在課堂、旅程中,交流各地喜好藝術的想法,教學相長,我很熱愛這份工作,希望能夠精益求精,讓愛好者能得到正確知識訊息,也能以感性去欣賞各國文化。